宁波诺丁汉大学闰土集团绿色化工实践教育基地

宁波诺丁汉大学闰土集团绿色化工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开展多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强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力,为减污降碳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依托专业教学体系于2008年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引入,受英国QAA和中国教育部双重质控。

国际课程本土化是本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线,在十余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大学的优势特色,打造出了国际知名的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学科。依托专业共享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资源,颁发学位获得国际行业协会(IChemE与IoM3)认证,致力全面实现由中英双方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新工科”建设意见,以国际化教研团队服务于国家及地方战略发展,打造培养模式高效、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特色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类优秀人才的培养体系。

学科科研团队依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围绕绿色化工与减污降碳方向建成省重点实验室、市协同创新中心、市工程研究中心等支撑平台,与十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坚持人才驱动与应用为导向,基于企业需求反馈与技术迭代,不断激发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2022年7月,我校与闰土集团共同成立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闰土绿色化工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围绕洁净能源、高端染料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动建立世界领先的“绿色、低碳、循环、高效”的高端染料生产基地。研究中心已立项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3项,研究经费合计606万元。

643
642

 

建设目标

促进我校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和闰土集团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以持续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特色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形成有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开放共享机制、实践新工科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载体,将围绕高端染料化学品、绿色制造技术以及高分子新材料三大重点产学研合作领域,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借助我校国际化平台与闰土集团行业龙头资源优势,建设成为设备先进、师资一流的实践教育基地,服务于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建设思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教育的各环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学校与闰土集团共同建设,根据国家高端染料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实践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衔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择业观,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梯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建立开放共享机制,面向省内其他高校与社会各行业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支持绿色化工行业产业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主要举措

  1. 成立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委员会与实践教学建设工作组,负责基地的规划与实施。完善实践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鼓励教师与行业专家参加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2. 以校内专职与基地兼职教师队伍为核心,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多元化师资团队,一起以学科发展方向为引领,设计教学案例嵌入学科课程主线,根据实践教学课题共同开展教材建设。
  3. 推动基地教学条件建设,落实数字化改革,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在绿色化工实践教育方面的应用,双方共同支持建设一批既能满足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又能开展新工艺试制的基础设施与装备。定期组织师生到基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定期举办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教学总结和实践经验交流会。
  4. 实践教育基地与学校建立开放共享运营机制,双方做到“双向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开展产学研项目攻关,以项目为载体落实学生实践教育开展。实践教育开展期间学生由双方导师共同管理,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能技术创新的卓越工程师。

 

相关新闻报道

“灯塔”为巢引凤来!灯塔研究院一年入驻16个顶级团队,两中心重磅亮相

卓越灯塔研究院副校长吴韬教授一行赴闰土集团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