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诺教师首次入选参加中美工程前沿研讨会

2022年01月17日

第七届中国工程前沿青年研讨会暨中美工程前沿研讨会将于2022年7月在中国成都召开。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何俊教授、龙腾文博士和朱光教授成功获选中方参会代表资格,届时将与来自中美两国工程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和合作。


中美工程前沿研讨会(China-America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Symposium,简称CAFOE)于2008年由中国工程院与美国工程院协商建立,作为中美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双边交流平台,每两年一次轮流在中美两国举办。今年的会议拟邀请国内共计28位45岁以下最有前途的工程师和学者作为中方参会代表,和美方参会的学者一起,于成都举行为期三天的交流研讨活动。本届研讨会包括四个子议题,分别为: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大数据和基因组背景下的食品安全、水的可持续性、可穿戴电子设备与人类健康。

据了解,中美工程前沿研讨会,作为中美两国工程院一项重要的合作机制,是两国间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中美两国青年科学家搭建了沟通合作桥梁,为来自两国的年青工程师提供了就共同关心的工程科技前沿问题开展交叉学科研讨的机会;有助于启发学习,点燃创新火花,形成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有益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知识融合,技术集成;有利于合作研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第一次参与本研讨会。

通过与几百名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院校以及企业界国家级工业研究院的青年代表的角逐,何俊教授、龙腾文博士和朱光教授分别通过了“水的可持续性”、“大数据和基因组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三个子议题的参会选拔,顺利获得组委会的参会邀请。据了解,三位老师在成都与会后将作为专家入选中国工程院CAFOE专家库,并获得由中国工程院颁发的“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荣誉证书。

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

朱光 教授

宁波诺丁汉大学纳米材料和设备首席教授朱光老师作为85后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有着亮眼的科研成就。他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曾在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25项。他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和Nature等顶级科学杂志正面亮点评述。在本届研讨会中,他将在重点展示他参与企业的科研和产业化成果——面向批量数字化生产的3D打印制造系统。本项目拟通过大幅提高3D打印的成型效率和材料性能,使其成为一种能够真正量产实用化产品的通用制造方式,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

大数据和基因组背景下的食品安全

龙腾文 博士

龙腾文博士是地理科学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曾在《自然—植物》、《科学进展》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他提交的利用时空建模方法重建全球环境变化下的农业历史的项目报告入选了“大数据和基因组背景下的食品安全”主题。龙腾文老师近期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模型的新方法技术分析了大量基于作物遗存的放射性碳测年数据,对农业的起源和传播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耦合进行了时空建模,揭示了东亚区域水稻、粟、黍、小麦等重要作物的历史。《自然—植物》期刊曾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新闻报告,认为这些成果改写了我们对东亚农业历史的理解。

水的可持续性

何俊 教授

何俊教授为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教授、自然资源与环境课题组负责人、浙江省创新团队子课题负责人、宁波市创新团队负责人及宁波市2025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及污染控制,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通过交叉性研究加深对不同尺度环境污染过程机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多种污染控制的多功能材料及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4项;已发表SCI论文近120篇(70%以上在JCR一区期刊),以及在5本英文专著中共发表5个章节。他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外留学及工作期间曾参与由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新加坡公共事务局、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文化协会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资助的多个科研项目。在本届研讨会,他将展示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多功能纳米微球在水处理及资源回收中的应用项目,与中美专家共同探讨微流控技术用于制备粒径非常均一、单分散性好的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方面的优势,及在处理水中各类污染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捕集二氧化碳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对于三位老师来说,能够入选参与中美工程前沿研讨会,是对他们扎根各自研究领域,不断钻研与创新,并且取得一定科研成绩的一个肯定。他们也期待与来自中美两国的学者们就共同关心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科技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促进中美双方在工程科技领域的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