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故事丨张倩茜·甬城记忆,携爱“童”行
2022年08月16日
2022年5月至7月,宁波诺丁汉大学图书馆一楼的展区内,一组名为“筑.忆.玩.城”的城市主题展吸引了广大师生纷纷驻足观赏。此次展览由宁诺宁波城市记忆实验室(NUML)策划组织,该实验室获得宁波诺丁汉大学2021-2022学年梦想奖学金团体奖。7月下旬,宁波诺丁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采访了该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2020级建筑学博士生张倩茜同学。
NUML宁诺城市记忆实验室凭借多项成果,包括筹办城市展览、组织城市行走、制作城市纪录片和口述史等活动,最终成功获得梦想奖学金团体奖。梦想奖学金作为宁波诺丁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重要慈善项目,由已故校长杨福家教授于2013年捐资设立。该奖学金共设3个类别的奖项:个人奖、团体奖和梦想基金以表彰在科技创新类、实践类、公益类、体育类和文艺类五个类别的第二课堂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多年来,梦想奖学金激励了一届又一届宁诺学子在第二课堂努力奋斗,在校园内不断推行杨福家校长倡导的“博雅教育”, 持续提升“博雅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
2020年,张倩茜来到宁波诺丁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儿童友好城市设计与文化教育。次年,她在导师的带领下,与几位博士生同学共同创立了宁诺宁波城市记忆实验室(NUML)。实验室历经18个月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大,从三名博士生的初创团队发展至今,实验室已招募了近40名本科生。通过与宁波政府部门以及当地企业合作,实验室已成功举办三次城市主题展览、开辟多条城市行走线路,吸引了大量市民踊跃参与,受到了较高的社会关注。
谈及实验室的成功创办,张倩茜认为其自身对于儿童事业的热爱如同一颗种子,而宁诺则是学生实现理想的肥沃土壤。实验室的发芽生长,二者缺一不可。她说:“我从小就是个孩子王,梦想着长大后成为幼儿园园长,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玩。后来上大学读了建筑学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又学习了城市设计。非常奇妙的是来到宁诺遇到了我的导师,他的研究方向是跨文化城市研究,他非常支持我做儿童友好城市设计与文化教育,于是我将此确定为我的博士研究课题。随后也是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和几位博士生同学成功创办了实验室。”
在实验室项目规划阶段,张倩茜首先和团队成员确定了实验室活动的大方向,即城市行走和主题展览。针对城市行走,他们选择了宁波最有代表性的几个街区作为样本,包括宁波历史片区孝闻街,宁波初代商业街区开明街以及宁波近现代发展史代表街区老外滩。此时,恰逢宁波日报征集城市文化建设项目,张倩茜和实验室的队友们经过一个夏天的紧张筹备,设计了 “外滩百年烟云” 城市主题展览。尽管最终没有达成与宁波日报的合作,但张倩茜和团队成员们设计出了实验室第一批原始素材,这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外部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7月,在学校商务发展办公室老师的引荐下,实验室与当地企业印象城取得了联系。从初步的商务接洽、竞标到最终展览成果落地,张倩茜和实验室成员历时半年的辛勤筹备,最终在“何以为城”这个展览项目上得以绽放。张倩茜介绍说:“印象城当时在筹办‘一年艺季’展览,这个主题的调性与实验室的理念非常契合。因为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主张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主义理念,我们认为一个城市的记忆属于每一位市民。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展览能走出美术馆,拥抱大众,并且倡导市民的参与。”设计层面,相比较于肃穆的室内陈展形式,“何以为城”这个展览进入了印象城这个更开放、也更贴近市民的场景。同时,实验室还策划了一系列市民互动,如一笔画宁波、乐高城市等,并邀请了鄞州融媒体的小记者们,让他们经过培训后作为小小讲解员到现场给市民讲解展览设计,现场的反馈非常积极。张倩茜还说:“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我们碰撞出了许多火花,这个共创过程是在校内做研究时所没有的体验。”
2015年,在欧洲留学的张倩茜发现西方国家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处于相对领先的阶段,比如德国就把儿童福祉全面融入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中。除了形态各异、数量众多的游乐场所,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供孩子玩耍的娱乐区域,孩子们常常围绕沙坑嬉戏,家长也十分鼓励孩子户外游戏。这给张倩茜带来了触动,她认为在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似乎忽略了如果让儿童保有一个快乐玩耍的童年。如果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选择,站在儿童角度审视城市发展,那么将为城市带来更多活力和创新力。
2016年,回国后的张倩茜开始关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课题,并实践了诸多与儿童城市文化教育相关的公益事业。例如,她带领儿童城市行走,结合影像资料,向儿童传递宁波本土的历史文化。此外,张倩茜还组织了一系列公益性的社区儿童参与式工作坊,通过各种富有趣味的儿童参与形式,让儿童发声,有效参与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张倩茜目前的研究兴趣还包括社区教育,她认为应充分利用社区已有的环境资源、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引导和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探索更多元化的非商业性儿童素质教育模式。从我国十四五规划到宁波的总体发展规划,张倩茜感受到各层级都在全力推进好儿童友好建设,这更加坚定了她研究儿童发展问题的决心。她认为能够为当地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出一份力,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正因如此,她和实验室的队友们靠着对于课题的喜爱,不计酬劳地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公益活动中。
在采访的最后,张倩茜再次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她说“宁诺充分展示了其作为中国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优越性。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开放性、多元性以及包容性的学术氛围和国际视野。同时,学校与外界联系紧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大企业,学校都积极地为学生搭建与之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多多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让我们感受到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也要感谢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学生提供的各项奖学金和社会实践资助,为学生打造第二课堂的发展平台。此外,基金会资助的各项儿童公益项目如乡村支教、欠发达地区儿童体育设施建设等都在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更要感谢杨福家校长,他亲自捐赠梦想奖学金,鼓励我们在第二课题积极发展。杨校长曾说,教育应“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这块博雅教育的试验田上,我深刻体会着杨校长的教育理念,并在研究的道路上始终坚持自己的热爱并保护自己内心的“火种”。祝愿越来越多的学子,来到宁诺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坚定地朝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走下去。”
点击查看微信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