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阳,一个“传媒实习生"的成长之路
2023年04月08日
王泽阳是一名国际传播学专业大三学生,他已连续三年获李叶耀珍奖学金。在校期间,他曾获得屠海鸣奖学金、执行校长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
王泽阳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从初中开始,他就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经典的诗词以及文学作品,他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文化与情感表达,并逐渐提升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他也尝试创作了一些诗词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泽阳将这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延续至今,他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曾参与策划组织学校中文角的传统节日活动、与国际师生重阳节登高、支持国际教育周中文大赛等等。他还在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宁波分院)作为志愿者,协助国际学生学习汉语,提升汉语认读能力。
大一时在宁诺媒体中心社团中的工作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广播剧的录制过程。他曾参与设计撰写“不说晚安”广播稿,并进行录制与音频剪辑制作。
2021年的暑假,泽阳前往湖南广播电视台实习,参与了湖南卫视2020-2021年度先锋表彰大会的活动筹备以及现场的执行。他在工作人员拍摄VCR的过程中跟组学习,负责协助场记、台本的剪辑与制作等等。
“我非常珍惜这些在‘传媒’领域实践与探索的宝贵经历,这是对我理论专业学习的一个补充。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我也会常常反思这些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比如学习 ‘记忆研究’的理论知识时,我也结合我在湖南卫视的实习经历,对相关的理论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当时的先锋表彰大会策划过程中,电视台邀请了先锋党员讲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经历,这反映了一代党员如何服务群众,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一段个人记忆在经过讲述、录制、播出后,成为了一段集体记忆,为更多人所知,所见证”,泽阳分享道。在学习国际传播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泽阳会经常反思,将理论与实习实践经历相结合,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学习实践的良性循环。
大二的暑假,泽阳将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参加了宁诺国际传播系组织的欧盟可持续发展新闻学夏校,了解联合国与欧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中国的宏伟蓝图。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多媒体新闻报道方式,并与小组成员合作创作了以“环保与时尚并行”为主题的报道展示,获得导师好评。此外,他还参加了国际传播系组织的移动研究夏校,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中国移动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多媒体发展的国际策略。除了夏校外,泽阳也在不同平台进行实习,以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他在36氪新闻资讯平台担任“内容体验官”,在浏览解读相关社会、商业信息等热点信息后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泽阳曾在宁诺国际传播系担任研究助理一职,协助导师调研当代中国性少数群体的社交媒介使用现状,执行相关的田野调查工作,撰写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并与导师共同撰写论文。泽阳曾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实习,他参与学术会议并制作会议记录,补充相关研究材料,协助导师整理文献,撰写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协助完成论文的翻译工作等等。在这里,他近距离、更深入地了解学术领域专业人士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研究。
谈及未来深造就业方向时,泽阳说,“我非常喜欢我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我们专业更多的是研究传播方向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我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可以在社会学这一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我非常荣幸可以获得李叶耀珍全额奖学金,这既是对我高中三年努力的极大肯定,也是对我在大学四年继续积极上进,开拓创新的强力激励。同时我也十分感恩能够获得屠海鸣奖学金的殊荣,这在我的大学学业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标志着我已经真正进入到传播学的专业学习领域,并有能力可以初试创作自己的成果。获得奖学金对我而言不仅代表着过去的付出开花结果,更是鼓舞我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崭新契机。我会带着这份荣誉,这份欣喜,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断突破自己,再创佳绩”,泽阳分享道。
点击查看微信公众号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