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三世界贫困或转型地区的替代生计系统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或转型地区实现诸如扶贫、环境保护等涉及宏观公共目标的项目而言,一个共同面对难题是:如何为当地农户制定或提供一套切实可行且具有可持续性的替代生计系统,这提出了有关外部利益相关者同当地农村社区之间如何建立相互信任、有效交流和合作的原理、路径和条件问题,它涉及到宏观层次本地区的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

本项目基于中国在“精准扶贫”(2015-2020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农业投资项目的成功案例,旨在从理论层面探索此类地区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替代生计系统及其模式、框架、路径。

具体而言,本项目试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贫困或转型地区,发展可可持续的替代生计系统有何经验或教训可供总结?

2)在成功的可持续替代生计系统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条件和机制可供分享?

3)如何建构、维系和提升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相互信任、协作和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生计系统和乡村转型?

4)建立可持续的乡村转型、生计系统需要何种适宜的宏观软硬件条件(包括政策环境因素),并以此从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中总结出中哪些经验或教训?

基于近期搭建的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合作网络平台,我们欢迎有兴趣、想法和实证调研经验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项目团队,通过多案例研究比较的方式,在有影响的国际国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及其向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提交政策建议。

青年学者: 晋燕(云南农业大学), 钟淑如 (中山大学), 司振忠(加拿大Wilfrid Laurier大学)

导师团队: 武斌(诺丁汉大学), 何佩生(浙江大学); 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

联系人: 晋燕(jinyan_yn@163.com);

 

1.2 中国乡村振兴的区域类型与创新战略研究

在第三世界城市化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是如何认识不同区域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性,形成一套较为全面、准确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分类系统,用以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国政府在2018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乡村分类,但是目前学界、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对未来乡村的愿景、发展潜力与限制、发展的复杂性与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理解不尽一致,尚缺乏明确、系统的分类标准与识别方法。

本项目基于乡村振兴地域类型分异机理研究,制定一套兼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乡村识别方法与分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不同类型典型乡村的发展模式,借鉴欧盟等地区的乡村发展经验,提出不同类型乡村的分类推进战略。具体而言,本项目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1)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乡村的内涵和乡村分类的理解、意愿和建议?乡村地域类型分异的内部机理是什么,哪些是影响乡村类型分异的核心要素?

2)乡村振兴目标下乡村类型识别的定性和定量因子是什么?通过何种机制能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使其声音和合理意见得到采纳?

3)中国不同类型典型乡村的经验模式是什么?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乡村发展方面有何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中国不同类型乡村分类推进的战略措施有哪些?

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将在近期搭建的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研究合作网络上展开,平台参与单位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ADAS 等。计划近期在中国典型县域开展利益相关者访谈调研和发展模式调研,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基础。我们欢迎有兴趣、想法和实证调研经验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项目团队,共同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青年学者:陈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力溶(萨里大学),Viachaslau Filimonau (Bournemouth University)

导师团队: 曹轶瑛(ADAS政策和经济团队首席经济学家),武斌(CFRS主持人)。

联系人:陈静博士(chenjing@caas.cn)

 

2.1 边缘地区马铃薯产业化、国际化创研究

对于全球南部的食物系统安全和扶贫而言,发展领域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发现融入当地社区的机会,理解本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及与外部资源、机会和市场的接口。

本项目以马铃薯这一边远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主要口粮和生计来源为研究着重点,旨在建立一个国际化研究创新基地,以推动青年研究者发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研究合作,解决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价值链延伸)和小农参与等方面的挑战性问题。该项目以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为依托,因为布拖既是一个四川凉山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县,又是中国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基于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与诺丁汉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詹姆斯 赫顿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业已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本项目旨在合作研究探索如下问题:

1)         梳理2010年中期以来,中国实施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边缘地区减贫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

2)         确定关键技术差距(例如种薯活力丧失、病毒和细菌病害、虫害侵袭和非生物胁迫),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例如马铃薯品种、用于育种和种薯生理学的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工具、人工智能和改进技术);

3)         发展马铃薯创新系统的概念,用以指导不同农业生态/地理区域马铃薯产业化战略规划,关键技术(繁殖、种植、病虫害管理、贮存、加工、运输和分销)和产业 (如种植、加工和服务业,如乡村旅游业)布局,及其相关条件、机制匹配;

4)         揭示不同技术系统(例如马铃薯生产及贮存方法)、消费模式、公众参与马铃薯产业化及环境保护的不同方式(水-食物-经济的关系的变化)等,对本地环境及生态(例如碳排放量)的影响;

5)         研究马铃薯生产者在采用新技术、参与合作社等方面的条件、机制及其典型案例,揭示不同地区或不同发展层次的创新扩散战略和政策;

6)         通过国际参与技术转让、探索马铃薯种属海外市场以及分享”一带一路”国家马铃薯产业化经验等途径和方式,指导本地区马铃薯产业化、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

7)         从创新扩散、创业培训、社会创新与合作社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政策等方面,揭示了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发展条件、社会影响和未来选择。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为中英两国各个学科、专业背景的青年研究者,提供了围绕上述目标发展同相关合作机构、导师和行业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平台及其合作机会。我们欢迎有共同愿景的人士加入合作团队,通过联合申请资助、联合设计和进行实地研究、数据分析和学术出版等多种方式,实现互动多赢。

青年学者: 严凤君(四川农业大学),F.M.S. Azam (内江师范大学); Jan Jowick (宁波诺丁汉大学); 杨茜 (诺丁汉大学); 刘力融(萨里大学), 郑颖 (格拉斯哥大学)

导师团队: 王西瑶 (四川农业大学), Jonathan Snape (JHI), 齐顾波 (中国农业大学), 武斌(诺丁汉大学), 何敏(宁波诺丁汉大学)

联系人: 严凤君 (yfjun1989@126.com); F.M.S. Azam (shojibbiotech@yahoo.com).

 

2.2 第三世界可持续食物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构建全球可持续食物系统(健康食物及其相关因素或条件的总和)需要全新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二者不可分割,依赖于跨学科、跨部门、跨阶层、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本项目旨在帮助未来乡村研究网络的青年研究者学习、理解社区支持农业(CSA)在社区参与有机农业的探索及其成功案例,发展同CSA成员间在研究、试验示范、创业培训等方面的共同兴趣和合作项目,为解决中国及第三世界国家在食品安全、生态农业和乡村转型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本合作计划希望达成以下目标:

1)    通过定期的网络研讨会和CSA培训课程,分享英国和其他国家在CSA运动、可持续食品、有机农场、食品标准和政策方面的宝贵经验。

2)    发展社区参与可持续农业与乡村转型的发展路径、样板模式、推广障碍等方面的研究、试验示范项目。

3)    揭示不同层次(区域、国家、国际)影响可持续食物系统、CSA运动和消费者参的的新趋势、资源、机遇和限制因素。

4)    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相关者或团体(包括青年研究者和大学生)提供相关战略、政策建议和培训课程

青年研究者: 钟淑如(中山大学)、司振中(加拿大Wilfrid Laurier大学)、Christian Reynolds(伦敦城市大学),诺丁汉大学: 杨茜, Kamal Alskaf, Victoria Outram, Terris Holloway, Punita Bhatt。

导师:石嫣(CSA)、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王松良(福建农林大学)、武斌 (诺丁汉大学)

联系人: 钟淑如 (zhongshr3@mail.sysu.edu.cn); 杨茜 (qian.yang@nottingham.ac.uk )

 

2.3 龙头企业在中国小农转型、市场对接中的作用研究

就第三世界需要赋能和转型的5亿小农而言,数字技术(DT)和新型“龙头企业”(下称企业)的兴起,对他们适应和进入外部大市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小农总人口的一半),上述挑战和机遇表现的更为明显,涌现出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为全国的小农户提供各类服务。考虑到这些企业在经营战略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竞争性和多样性,一个需要研究的突出的问题是: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2亿小农顺利转型问题上,这些企业与他们服务的农户之间是如何建立、维系和发展伙伴关系的?基于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合作研究网络和大北农集团的合作,本项目旨在汇集和支持感兴趣、有想法中外青年学者,就下列问题展开合作研讨:

1) 数字技术和相关政策(如合作社发展、精准扶贫)是如何影响龙头企业发展的? 就商业模式而言,企业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2) 就不同龙头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地域、产业或产品而言,在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互信、商业合作和利润分配等方面,有何差异或不同? 影响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有活力伙伴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或条件是什么? 

3)过去10年左右,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是如何影响农户转变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生产/服务标准(如化肥、农药使用)的?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主导产业振兴、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小农融入大市场等方面,有哪些好的案例? 

我们欢迎有兴趣和想法的青年研究者表达他们的合作意愿,并依据是否同本项目主题相契合、同相关资源相匹配,选择若干申请者予以支持。

青年学者:史博丽(大北农集团),Kamal Alskaf,杨茜(诺丁汉大学),王振(山西农业大学),燕艳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导师团队:武斌(诺丁汉大学),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

联系人:史博丽(shibolii@163.com)

 

2.4 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村转型的路径研究

就第三世界实现“碳中和”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言,生态农业发展是关键,它既依赖于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以减少化学工业品的使用和碳排放,更依赖于全球5亿小农观念、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型, 二者缺一不可、 需要相互匹配协同。由此提出了发展和建构一个由农业科技人员、当地创新农户和利益相关者(如企业、政府)组成的生态农业创新系统(EAIS),共同探索和解决:资源环境保护、固碳减排配置、农户生计转变、产业转型发展之间的匹配条件、发展路径和整合机制问题。

本项目基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同未来乡村合作网络达成的战略合作意向,利用水保所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 流失治理方面的长期研究积累和10个野外观察站的丰富资源,特别是 参与 “退耕还林(草)”、“精准扶贫”、产业振兴方面的探索实践,试图从理论层面探索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农民生产方式转型和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培训培养,为生态脆弱区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思路和成功案例。具体说来,本项目主要研究问题包括:

1)    总结20多年来黄土高原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模式,分析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科技工作者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创新系统未来如何转变,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

2)    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成功案例、关键因素、条件和机制是什么?不同国家或不同生态脆弱区在建构生态农业创新系统方面,有何经验、教训可供分享借鉴?

3)    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参与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草)”、“精准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等项目中有何经验、案例可供分享?建构区域生态农业创新系统,对发挥现有“专家大院”、“科技小院”、野外台站的作用,有何启示意义?

4)    围绕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如何建构多学科、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新型的研发创新团队,更好地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低碳化和高效化转型,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我们欢迎有兴趣、想法和实践经验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团队,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在国内外发表有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向有关政府或组织机构提交政策建议。

青年学者:张体彬(中科院水保所);李奇睿(德国拜罗伊特大学),Kamal Alskaf (英国诺丁汉大学)

导师:冯浩(中科院水保所),武斌(英国诺丁汉大学), 齐顾波(中国农大), Glen Noble (宁波诺丁汉大学)

联系人:张体彬(zhangtibin@163.com)

 

3.1 边缘地区建构伙伴关系、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振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是外部利益相关者主体如何同当地农村社区百姓合作,激发其内生活力和发展动能,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如何实现外部干预同内生动力培育的有机结合,对这些边缘地区 (如偏远山区、贫困和生态脆弱区) 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本项目试图从社会创新的视角,总结中国“精准扶贫”(2015-2020)对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进而发展出一个有关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协作、激发边缘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本项目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在多个利益相关者和当地社区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启动和释放边缘地区农民参与旅游开发项目的内生动力?

2)通过何种条件或机制可以识别、释放和增强当地社区的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不同区域在建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外部力量和当地内部之间伙伴合作关系方面,有何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这些区别同是如何影响当地乡村旅游企业家成长、反映不同地区旅游创业生态系统差异的?如何实现自上而下的干预与自下而上的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

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将在未来乡村研究合作网络上展开,参与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江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网络等。计划近期在全国10多个地点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形成若干理论模型或假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基础。我们欢迎有兴趣、想法和实证调研经验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项目团队,共同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青年学者:F.M.S. Azam(内江师范学院)、任晓东(贵州师范学院)、晋燕(云南农业大学)、耿宝江(四川农业大学)、徐瑾(中国农业大学)

导师团队: 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王仪(宁波诺丁汉大学); Glen Noble (宁波诺丁汉大学),王松亮(福建农业大学),冯浩(水土保持研究所),石嫣(中国CSA网络),Scott McCabe (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武斌(诺丁汉大学商学院)。

联系人: Azam(shojibbiotech@yahoo.com); 耿宝江(bjgeng2017@sicau.edu.cn)

 

3.2中国社区林业的转型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研究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农村贫困和粮食安全的挑战,社区林业对确保农村生计系统的成功转型,实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减贫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试图通过总结40年来中国不同地区社区(或集体)林业发展的曲折过程、成功经验及失败案例,揭示社区林业成功转型的管理模式、条件及其动力机制,从不同层面解析社区林业转型对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具体而言,本项目试图实现如下目标:

1)    从空间(不同农业生态区)和时间(不同时期或发展阶段)两个方面揭示不同的资源管理模式及其演化规律;

2)    剖析不同资源管理模式与可持续生计系统的相关性及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

3)    应用上述成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面(区域、中国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社区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4)    预测中国社区林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并向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者提交政策建议。

基于近期建立的未来乡村合作研究网络和国家林草局林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社区林业监测数据平台,我们欢迎有兴趣和想法的青年学者加入项目团队,联合设计调研项目、分析监测数据,并在国际、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发表政策建议。

青年学者: 李琪瑞(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晋燕 (云南农业大学)

导师团队: 刘璨(林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斌(诺丁汉大学),曹轶瑛(ADAS)

联系人:刘彪(liubiao0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