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MICCAI)协会公布了MICCAI 2025挑战赛各项赛道的获奖名单。宁波诺丁汉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主任翁莹教授带领的博士生团队再度加冕国际脑肿瘤图像修复赛全球冠军,荣膺三连冠。同时,团队在国际脑肿瘤病理图像赛道中蝉联全球第二。作为全球医学影像计算领域的权威机构,MICCAI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挑战赛。今年的赛事吸引了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800多个团队参与角逐。


创新炼就“AI金睛” 精准攻坚脑肿瘤诊断

本次获奖的方案另辟蹊径地以数据增扩为突破口,通过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医生更智能、更精确地诊断脑肿瘤。团队成员钟奇峰是宁诺博士一年级的学生,他形象地将这一过程形容成高阶版的“看图识物”。

“这就好比模型原本不认识猫这种动物,我们的工作就是运用大量不同品种、不同颜色、不同状态的猫的图片对其展开大数据训练,并让它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完成后,哪怕我们给出一张印刷模糊或是画风抽象的图片,模型依然能识别——这就是一只猫。”

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双“AI金睛”将有望推动脑肿瘤病理分析模式的全面革新——从当前依赖人工经验判读转变为更高效、更精准的AI辅助诊断。

“这套以大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赋能AI超越人眼极限的分辨力,能有效识别出以往难以察觉的隐匿病理信息,为精准医疗打下关键基础,进而为脑肿瘤的精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开辟全新可能。”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副主任医师黄蓉说。

example image alt text

平台成就高起点 跨界开辟新路径

作为一所未开设任何医科专业的年轻大学,宁诺何以从多所全球顶尖院校中脱颖而出,连续三年三度登顶国际权威医学赛事?

答案或许就在团队的参赛经历中。

队中另一名博士生张觉新回忆道:“期间,翁莹导师带领我们参与了多场与不同国家、不同细分领域业界大咖的学术讨论会。交流中,我们不仅接触到了前沿知识与技术,更深入了解了当今脑肿瘤诊断治疗实操过程中的瓶颈及痛点。”

example image alt text

在张觉新看来,宁诺提供的国际化学术科研平台,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宝贵资源。“例如,英国女王医学中心的专家一方面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复杂的医学病理,另一方面对我们的模型方案提出了至关重要的改进建议。如此紧贴临床的交流平台直接将计算机背景的我们‘空投’到脑肿瘤研究的前沿领域,为后续的技术开发避开了不少弯路。可以说,本次的获奖正是源于这种跨地域、跨学科的思维碰撞,这也是宁诺的科研平台带给我们最独特的竞争优势。”他说。

据翁莹教授介绍,目前,团队正积极与多所海内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发布于202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