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诺丁汉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在读博士杨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IJMTM(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上发表了她的最新研究论文。这是她两年内发表的第五篇论文。


example image alt text

杨悦 (Yolanda)

正如研究生院院长、全球事务长张毓隆(Alain Chong Yee Loong)教授曾在采访中所表示的,“宁诺的博士生培养方式很灵活,英式的教育体系不强制学生一定要发文章才能毕业。但我们的学生依然频频发表高水平论文,这源于一种研究的热情。”

高精尖人才辞掉众人艳羡的工作

本硕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的是飞行器设计,杨悦毕业后直接进入一所飞机设计研究院。可以说,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高精尖人才。

“我从小就喜欢数学和物理,到了大学就开始研究建模”,所以刚进入飞机设计研究院,被分配到服务类岗位时,她急了,不断找所长和院长协商,一个月以后才如愿转到了负责飞行器的力学设计科研岗位。

工作一年后,她偶然看到了一则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生奖学金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学校。“面试我的是李灏楠老师,他跟我谈到的关于先进制造领域的前沿研究,让我非常心动。”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杨悦辞掉了众人艳羡的工作,走进了宁诺的学堂。

杨悦记得刚开学的那段日子,导师Dragos Axinte每周都和她开会,督促她汇报研究进度,使得她只能天天呆在实验室,一个月以后才开始整理宿舍的行李。但也正是这种严格的锻炼,杨悦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从一个实验“小白”进阶成一个专业实验人员。

除此之外,杨悦提到,她的二导李灏楠几乎全程陪着大家,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学习生活状态,三导廖智荣老师 “在做实验时遇到困难,无论几点给他打电话,只要看到了就会回”,这些点滴都让她无悔当时的选择。

example image alt text

杨悦在做实验

“刚柔并济”一举破解领域内难题

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制造领域国际顶尖专家Dragos Axinte在谈到杨悦时说,每年他都会给新入学的博士生布置一道制造领域的难题,但已经三年没有人能解答出来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杨悦只花了三个月就成功解出并据此写了一篇论文。

这道难题源于实际生产加工,研磨盘在抛光套筒中的工件时表面光滑度总是欠缺。此前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都聚焦于优化转速设定,忽视了套筒和工件之间的间隙,杨悦希望通过从这方面着手搞清楚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

为了观察工件在套筒内的的运动轨迹,杨悦从早到晚都呆在实验室,每天思考着不同的方法,反复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就在她感到崩溃的时候,桌面的马克笔让她灵光一现。她用马克笔涂抹工件,观察划痕,最终实验成功。

这项有关刚性磨具的研究于去年发表在英国皇家期刊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上。Dragos Axinte前不久还在CIRP国际会议上向学术界推荐了这项研究。通过揭示工件在套筒中的运动规律,该研究使得更多研究者关注到间隙问题,有望从根本上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

而她最新发表的文章则聚焦柔性磨具,是学界起步不久的前沿研究。柔性磨头可以精密加工平面和曲面(如摄像头、人造关节),在精密制造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这篇文章的发表是与日本京都大学和业界zeeko公司共同合作的成果,前者拥有全球领先的实验室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后者则为超精密磨抛领域世界领先企业。她说,能与这些顶尖院校企业合作,离不开英国诺丁汉大学先进制造实验室的“全球朋友圈”。

据悉,目前为止,杨悦一共发表了五篇国际期刊论文,均发表在制造工程学科世界前25%期刊上。在柔性磨头领域,她分别以一作和二作身份各发表了一篇研究。未来她会继续关注柔性抛光头,并与产业界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发布于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