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宁:以地狱难度打通任督二脉,跨学科论文揽国际大奖

2020年08月07日


在刚刚结束的SDEWES(能源、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中心)全球权威学术会议上,由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生邵天宁负责选题并参与编写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

这份国际大奖并不是邵天宁在毕业季的唯一收获,刚刚参加完宁诺毕业典礼的他已经拥有剑桥、帝国理工和伦敦大学学院三大名校offer,此刻正在为前往剑桥大学就读做准备。他的宁诺之旅在这个夏天画上了Happy ending的句号。

尽管千帆过尽,但回忆起一切的开始,邵天宁对自己的求学过往仍然记忆犹新。

example image alt text

刚出新手村就和Boss硬刚

大一暑假的经历对邵天宁来说是一段传奇。

刚来宁诺一年,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课,懵懵懂懂的邵天宁在选择暑期夏校时全凭兴趣,“我兴冲冲地选择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课程,学习流体力学和建筑能耗分析。去了才知道这是一门难度大到几乎只有大四学生才会选的课程,非常不适合我这种连英语基础都还不牢固的大一萌新。”

夏校第一课,教授一眼就注意到了这名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而毫不知情的邵天宁一脸无畏的坐在台下,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教授并没有来劝退我,或者来提示我暂时还不适合上这么难的课程,他心里可能在想,你敢选我就敢教。”邵天宁说。

从此,邵天宁成了班上被“重点照顾”的对象,“每次讲完一个新知识点,教授都会第一个提问我。我猜他在以我为最低评判标准,只要我懂了,其他学生就更没问题了。”邵天宁一边觉得不好意思,一边暗暗不服气。为了赶上学习进度,他每次上课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周末和晚上也在机房学习,每天宿舍教室两点一线,早出晚归。

邵天宁坦言,刚开始的时侯相当难熬,不论是满满当当的实验、课程和考试,还是和来自各国的学长学姐组成团队做小组作业,对自己来说都是挑战。但也是这两个月,邵天宁的抗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术和语言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提前学会了很多建模软件和绘图技巧。

不仅如此,他还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令人难忘的温暖,“每天晚上结束学习,我都在回宿舍途中的快餐店买一份宵夜,时间久了,老板都记得我了。好几次我回家很晚了,老板还在等我,直到我买完他才打烊。”

 跨学科加科研技能点

经受过“地狱夏校”磨练的邵天宁仿佛被打通“任督二脉”,均分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2%,还是各种奖学金的常客

每到假期,他会回忆起那个夏天的充实,积极寻找其他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但跟很多选择假期实习的宁诺同学不同,邵天宁一心向科研,对校内外的科研项目格外留意。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方向,与其随波逐流地去跟随别人,不如潜下心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

大三时,邵天宁参与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暑期科研项目,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技术,研究绿化带植被对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策略的影响。“项目跟我平时所学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都是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比如建筑学、工程数学、流体力学、环境科学等等。我们反复进行模拟实验、对比数据结果、调整相关参数,寻求如何通过不同种类、密度、高度的植被,将污染物往建筑内的扩散降到最低。”

example image alt text

他和小伙伴将这次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论利用城市植被降低交通污染物的扩散,寻找提升建筑内空气质量的更优策略》,文中提到很多既创新又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策略,获得不少业界专家学者的认可。最终,这篇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斩获一等奖。“是跨学科学习与应用给了我帮助,”邵天宁说,“现在对建筑的研究跟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一座优秀的建筑不仅要巧妙应用建筑学、美学知识,还要注重它的环保、性能和经济价值。”

申研时,邵天宁的科研经历引起了多所世界名校的注意,他发出的申请基本都能收到积极回复。参加剑桥面试时,邵天宁分享了一个废弃工厂改造成博物馆的想法。没想到,考官对这个工业再生的创意非常感兴趣,进一步问他对于项目的选址有什么看法,“这非常考察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我结合了夏校时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分析了选址在不同国家和城市需要考虑的不同因素。”

邵天宁身上这种很多理科生所缺乏的文化敏感性和洞察力打动了考官,也最终让他顺利拿到名校offer

未来,邵天宁将如愿去往自己梦想的剑桥大学,攻读建筑与城市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