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FURP)汇展盛大启幕。理工学院院长Giampaolo Buticchi教授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辞,他向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致以诚挚的欢迎,并对他们在科研实践项目中所展现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同时,Giampaolo教授激励学生们继续秉承科研创新的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随后,来自机械、材料及制造工程系的Adam Rushworth副教授做了题为“Getting the Most Out of a FURP: Strategies for Supervisors and Students(最大化FURP项目成效:导师与学生的策略指南)”的主旨演讲,从学生和导师两个维度为师生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科研实践项目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Richard Amankwa Adjei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带领科研实践项目的宝贵经验。


本届活动汇集了80余位理工学院本科生的精彩科研项目,他们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通过海报生动地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这些项目成果不仅涵盖了理工学院的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而且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学术探索和创新实践中的卓越才华。对于本科生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他们科研成果的璀璨展示舞台,更是一个强化科研基础、提升科研能力至关重要的契机。参与者们不仅能与观众深入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还能在互动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未来的科研创新奠定基础。这场活动不仅是对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旨在激发理工学子的科研潜能,发扬科研精神。

本次活动中,学术评审小组还现场评出了“最佳海报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此外,现场的观众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5位“最受欢迎海报奖”。

从11到717的飞跃: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助力科研人才培养

在2011-2012学年,理工学院就正式启动了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为本科生提供实践与研究的宝贵机会,并鼓励学生直面全球性社会问题,运用前沿科技探索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路径。随着时间的推移,FURP项目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逐渐扩大。从项目初期的11名学生参与11个研究项目,到2023-2024学年,共计有248个研究项目,参与学生人数更是攀升至717名。十余年来,共有4000多名理工学生参与和受益其中。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如今已发展成为理工科研和学生体验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持续吸引着众多对科研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优秀学生。

example image alt text

本科生科研实践:激发潜能,引领未来科研之路

回顾往昔,不少引人注目的科研成果往往源自于学生们在本科科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激发的创意。这些项目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也为他们的科研之路点燃了灵感的火花。在近期举办的设计盛事中,由王筱曦与陈芷漪携手创作的《忆(Memory)》以及Hoilam Leong的作品《Grippy》均荣获了享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红点概念奖(RedDot Award)。这两份设计作品,就是两组同学在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中打下基础的作品。在暑期科研实践的阶段,该项目由宁诺工业设计专业的国际化团队亲自指导。项目负责人吴疆博士提到:“宁诺学子在大学本科阶段就能够与全球顶级设计师们同台共荣,这充分肯定了中国年轻一代不可限量的创新潜力。” 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不仅是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一个孵化创新思维的摇篮,不断激发并培养着未来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

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为他们的创意之旅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也为未来的科研道路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杰出毕业生虞烨炯,2020年初,其所在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项革命性的新冠病毒检测技术,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重要力量,还赢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特别贡献奖的殊荣。虞烨炯作为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多次强调自己的科研生涯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主要得益于他在本科期间积极参与的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这极大地锻炼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日后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经历使得虞烨炯在申请直博时能够脱颖而出,顺利转向生物医药方向,并在团队的突破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example image alt text

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是理工学院培育未来科学家与创新领袖的核心平台,它不仅展示了本科生丰硕的科研成果,更是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潜能,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发展。通过这一平台,理工学院持续孕育出推动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随着更多优秀学者的加入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正稳步迈向更加辉煌的育人成果新篇章。

发布于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