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句是王阳明先生流连山水间写下的诗句。王阳明先生曾创立“阳明心学”,其核心思想包括“心外无物”、“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他曾于竹林前静坐七天七夜探索学问,此过程就是“格竹”。阳明先生面对竹林景象生发思考,那当我们驻足于中国山水,当传统走近现代,我们是否会有新的思想迸发,描绘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理工学院学生体验项目中有一个传统项目,便是阳明文化研习的部分。每年,项目负责老师都会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将阳明文化与理工具体学科进行结合,引发理工学生对于阳明文化的深刻思考。今年,在理工学院“诺有所习、知行合一”学习小组和建筑与建筑环境工程系王一萌老师的共同支持下,来自理工学院各个专业共22名同学参加了此次用乐高搭建中国山水的暑期文化研习项目。在动手搭建的过程中领悟阳明心学的精神,在与自然相互联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乐高积木凭借砖块的拼插可以模拟各种造型,而白色乐高积木更是很多建筑师探索空间形式的工具。此次采用乐高的形式意为用现代的方式去构建传统的中国山水,古代与现代相融合,理念与实践相映衬,理工思想与传统文化相碰撞。

项目负责老师王一萌提到:“建筑师通常在自然的元素里发掘抽象的形式语言,而阳明故居的传统建筑样式和自然风景是此次项目的源起。我们在这次项目中,从小组头脑风暴开始,到绘制草图搭建模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对中国山水的形式研究以及创作重现。”

项目开始之前,所有成员都研习了郦波老师所著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寻找与王阳明知识时空的交集。本周,项目在图书馆二楼的乐高实验室中进行。同学们分成三组,在组长江啸、唐晨旦、郭玉茜的引导下,开始了第一次阳明心学和中国山水相结合的乐高搭建。

为了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项目组还前往了阳明故居访问学习。一周时间里,同学们每天早上9点齐聚学校的乐高实验室来完成这次与阳明心学的碰撞与交融。各个学习小组开展攻坚战,先从一个小部分着手,由点及面,由平面到立体,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乐高的搭建。在项目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还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阳明故居展出,并且通过与余姚当地的幼儿园小朋友们进行乐高搭建的互动,一起感受乐高以及阳明思想带来的快乐。

王阳明的思想之精华就是“知行合一”,作为理工的学生,来自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工业设计等专业的同学,用先贤王阳明先生哲学思想作为引导,并通过多学科知识设计并搭建乐高模型来抒发自己对中国山水的深刻理解。这是知行合一,也是用科学讲好中国故事。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一直致力于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植入理工学院学生的思想中,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本土实践”的未来中国工程师人才。

发布于2022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