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774408-2

Tom Lane

以行为经济学之力推动社会向善

经济学助理教授

 

能解释一下您的研究吗?

我是一名行为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里面一门较新、也较为独特的学科,它在经济学中融合了心理学的知识。

经济学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偏理论的,它涉及到对人的普遍行为做出假设。而行为经济学验证这些假设,并且致力于发现人们在真实生活中做决策的规律。

我的科研工作探索行为经济学领域中不同的话题。其中,研究较多的一个话题是社会歧视。我研究不同的人群是如何由于种族或性别等因素而被区别对待的,以及这样的对待方式会怎样影响他们的经济产出。我的其他研究话题包括经济行为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宗教在决策上的影响,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能介绍一下您的科研项目吗?

在社会歧视这个话题上,我现在正在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人们是否会基于不同的身份类型来预计歧视的程度。

我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其中一个项目结果对于社会该如何行动以消除歧视提供了一些建议。

通常意义上来说,歧视是不被接受的社会行为;反对歧视的社会规范也对抑制社会歧视发挥了制约作用。但是,这样的反歧视观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我们的研究发现当社会规范抵制歧视的时候,歧视现象会消减,反之则会增强。

如果我们参考真实世界中的案例,会发现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变得更严重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脱欧之后的英国,因为脱欧在某种程度上传递出一个信号——英国社会对歧视某类人群的容忍度提高,随之而来的仇恨犯罪也增加了。

对于制度决策者来说,这项研究也提供了政策相关性——为了消除社会歧视,反对歧视的社会规范必须被强有力地执行。

我在这个项目上的论文,On the social inappropriateness of discrimination(论歧视的社会不正当性),发表在了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上。

关于幸福感和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我有一篇论文发表在《行为与实验经济》(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期刊上。这篇论文总结了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人们普遍认为关照自己会比关照他人更能让自己获得幸福感。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也都建构在人是自私的这个假设上。但是我在撰写此论文时回顾的各项科研结果都挑战了这个假设。利他的行为实际上比利己的行为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感。这项发现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更多人能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可能会变得更无私和乐善好施。

我现在还在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老师一起设计一项实验,来探究不公平对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实验的结果会对如何提高社会公平和经济生产力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结果。

Bilibili
BV15z4y117Vs

观看视频

1:04

 

您是如何对现在的研究领域产生兴趣的?

我喜欢行为经济学的原因是它是观察真实社会的一个窗口。

像歧视和社会不公这类问题几乎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

随着更多的人发现和认识这一类研究,它会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更大的影响。

 

您下一步的科研计划是什么?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歧视的消除,我在社会歧视这个话题上的研究会更侧重于政策建议的产出。我将探索可能的机会与政府合作进行相关实验,尽管这比较困难,来论证什么样的政策更行之有效。

在幸福感这个话题上,我会进一步探索人是否可以被说服来对他人更友善。如果人们意识到过分在意自己的得失并不会让自己更快乐,人的行为会改变吗?这些结果也许会鼓励人变得更乐善好施。

加入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及在中国做研究也给了我不一样的观点和启发。我发现中国人的某些经济行为模式和西方国家的有时并不一致。在我未来的研究计划里,我会探索更多关于文化差异对行为模式影响的这类研究。

 

除了做研究,您也承担了教学的工作。您在宁诺教学的感受怎么样?

我喜欢在这里教学。通过与学生沟通,我可以获得有趣的想法,尤其当我在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时。有些本科学生的课业成果已经达到了可以和博士研究生相媲美的程度。有时,我甚至能从学生当中获得对于某个未涉足研究领域的启发,这也帮助了我开拓对行为经济学的认识。